学术研究
考古新发现

说到明蜀王陵,大家都很熟悉了,
它坐落在成都市区以东5公里的龙泉驿十陵街道,
是明代帝王蜀藩王家族陵墓群,
有“最美地下宫殿”之美誉!

 

 

 



可要说到“明蜀王文集”,
大概很多朋友都不甚了解了!
今天,见证哥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
“明蜀王文集”的故事。



        “明蜀王文集”,历史上有记载的一共有五本,国内仅存一本《长春竞辰稿》收在《四库全书》未刊稿里面,其它四部都不见于全国的各大图书馆,仅在日本有些线索。了解这一情况后,龙泉驿区档案馆馆员胡开全心中便燃起了让“明蜀王文集”重回龙泉驿的念头。



胡开全和北大李思成在日本国立公书文馆前合影


        1月16日晚,胡开全和李思成抵达了东京入驻事先订好的酒店,1月17日直奔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国立公文书馆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但管理规范。我们很顺利地办了手续,上到藏书室,没有花多少时间,就看到了此行的目的——那四部书。”胡开全兴奋地告诉见证哥。


献园睿制集四册、定园睿制集两册、怀园睿制集两册、惠园睿制集(从左至右)


        既然“书”已经找到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了,“拿是拿不走的,不过馆方可以提供复印(70日元一页),并制成PDF文件刻录光盘(费用另计),总共需要约8000元人民币。本着节约的考虑,对方也提供拍照的便利。我们决定拍照,在这里苦干三天,节约一半的费用,最后由我自费拿下全部文集。”胡开全说道。



献王文集目录(与《大明会典》关于藩王的礼制有许多相似题目,显示献王在蜀中所立家法。


        白天拍照,晚上清理,看似简单的工作,可又需要十分的细心。为了确保不遗漏掉一页,胡开全和李思成硬是在馆里忙了三天才记录下全部的书籍。



惠王文集目录(这是仅次于献园集之后最丰富的,也是四部,惠王也是结集蜀王文集的始作俑者,关于惠王的地位,将来要根据这些材料重新定位) 





花费了这么多精力“抢救”回来的
“明蜀王文集”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 
        胡开全告诉见证哥,首先是四川明史研究比较薄弱,原因就在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大量文献被付之一炬。这批文献辗转来到日本并被完整的保存了近500年,此次抢救回国并加以研究和传播,对研究四川明史以及藩王制度对国家的意义,都有填补空白的学术价值。另外对将来要集中展现尽可能多的明蜀王陵,但苦于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双重匮乏,这批文集则有显著的内容提升的现实意义。



(献园集序言)

        青龙湖畔,东风渠边的香花寺皇坟,据考古推测为献王陵。作为第一代明蜀王,“仁明睿哲,得于天性。读书好善,能文章,太祖呼为蜀秀才。”献王树立家法,在文集中有清楚完整的记录。



(怀园集序言)

        三圣乡成龙路附近的蜀王陵,推测为怀王陵。



(惠园集体量大,有大量文章和与他人作的序言,内容丰富,能弥补许多正史之不足)

        廖家湾蜀王陵,即惠王陵。惠王在位21年,“好学礼贤,书法最精”,正是他张罗出版前任蜀王文集,开了历史的先河,也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资料,贡献非凡。这是继献园集后最值得研究的一部。



(定园集序言)

        定王与石经寺祖师楚山绍琦禅师有许多交集,被称为“好学循理,工诗赋,善草书”。明蜀定王次妃墓现在位于青龙湖景区明蜀王陵博物馆内。
 
主管:中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
       主办:龙泉驿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承办:龙泉驿区新闻中心

 

明蜀王陵博物馆 2015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9412号 网站运营支持:万物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