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考古新发现

    2015年6月,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在龙泉驿区东山国际新城一处建筑工地清理出一尊红砂石质石像。我馆闻讯后,赓即派人前往调查。
       该处建筑工地位于龙泉驿西南3公里,东南面紧邻宝狮湖。石像原位于一座寺庙内,在上世纪“破四旧”运动时,寺庙被毁,庙内供奉的各种神像亦被毁坏,后来此处又被开垦作为农田。
       据《龙泉驿区志》、《华阳国志》记载,宝狮湖周围至少分布有两处明蜀王陵家族墓葬。经走访湖区周围村民。据说1970年在宝狮湖西岸发现一处全石结构的墓葬,长十余米,前后三间。墓葬发现后被拆除,原址距石像约二里。
       经测量,石像通高2.4米、宽0.72米、厚0.36米,系本地红砂石雕刻,工艺简洁粗矿,没有多余的修饰。石像为一文官像,头戴乌纱帽,身着长袍,长袖肥大,自然下垂。双手持圭,合拢于胸前,足蹬云纹靴,两眼前视,神态自然。

       形态特征与明孝陵、明朱悦燫墓石像生在雕刻手法、风格以及人物服饰极为相似,石材的选取与朱悦燫墓非常一致,由此判定,这次宝狮湖村出土石像应为明代文物。推测该神像可能是蜀王府某位郡王或王妃墓葬神道上神像之一,因为年代久远,墓葬被毁后,神道上遗留的神像逐渐消失,残存的被人移至庙内供奉。
2015年7月,该神像迁移至蜀僖王陵园保护。

明蜀王陵博物馆 2015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9412号 网站运营支持:万物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