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约会”明蜀王陵博物馆
“网上看展”第三十五弹
“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
“精美绝伦、富丽堂皇”
“中国最美地宫”
这里是:明蜀王陵。
接下来为各位准备的“网上看展”第三十五弹:明蜀王陵“文物展"。
明代成都城市商业的发展
明代成都分别为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全国30余个著名工商业都会之一,城市商业繁荣,与省内外贸易往来频繁。据当时的文献记载:“南则巴蜀,成都其会府也。绵、叙、重、夔唇齿相依,利在东南,所以多易所鲜”。
成都地区所产蚕丝,已远销东南沿海。《天工开物》卷二记载:“凡倭锻制造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之,丝质来自四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商人不辞万里,运销川丝,贩回胡椒,往来获利。制作精美的薛涛笺贩运四方,成为享誉国内市场的名产。
明代成都手工业发达,一些名贵工艺品,如“缮锦香扇之属”,往往被官府,藩王垄断,“定为常贡”,因而“名色无多而价甚昂,不可易得”。一般日用品,如陶瓷、茶叶、生丝、布匹、药材产量不少,流通四方,如成都琉璃厂窑,生产规模很大,占地340余亩,所制青瓷器皿远销省内外。“茶为蜀中郡邑常产”,著名的蒙山茶、峨嵋茶、泸茶、灌县青城山茶、夔门春茶,“初春所采,不减江南”,不少茶叶在成都集散,行销远近。善于营运的山陕商人,已开始进入四川活动。陕商贩运生丝、布帛,在这些领域中“有本自来”。
明代成都市区商业比元代繁荣,但未能达到宋代水平。由于宋末元军对成都市区的严重破坏,使明初成都已无法恢复旧貌,只能“因宋元旧城而增修”。自明太祖诏令“筑成都新城”,后成都又经过多次葺修。从天启《成都府志·成都府志图》看,成都市区已具有近代轮廓,城市街道纵横,以蜀王府为中心,街道形成东西和南北走向的若干条大道,再辅以各种坊巷,布局完整、严谨,城内外寺观密布、官衙相望。城市商业兴旺,商品种类繁多
“线上文物展”系列之三十五:
明青花花鸟瓷碗
明青石云纹石棺座
未完待续
探索蜀都文化奥秘,领略明代人文风情。
编辑:罗誉耀
审核:李泽良
明蜀王陵博物馆 2015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9412号 网站运营支持:万物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