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蜀王陵大遗址编制及文物保护研讨会
2015年,青龙湖片区总体规划已正式出台,为做好明蜀王陵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及配合十陵景区大遗址项目打造工作的顺利推动,2015年10月28日,我馆邀请成都市博物院院长王毅、成都市博物院副院长蒋成等专家领导到我馆召开研讨会,龙泉驿区刘埊副区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指示。
在明蜀王陵负责人的带领下,与会专家领导对园区进行了实地踏勘。研讨会就如何推动明蜀王陵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问题进行探讨,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听取了明蜀王陵博物馆刘祝平关于博物馆管理、大遗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遗址保护规划、保护维修等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后,刘埊副区长就规划问题指出:明蜀王陵博物馆应提出规划方案与成都兴城投资有限公司对接,结合青龙湖建设项目共同推进。在明蜀王陵大遗址保护规划两次流标问题上,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运作,请王院长、蒋副院长、王处长给出专业上的指导,推进规划工作。关于土地问题,根据规划、区上的要素保障、市上根据建议一起做好跟进。及时的汇报工作,共同学习政策、掌握政策。强调在有限的范围内,一定要做好专职。
成都市文化局调研员王正明谈到如何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大遗址保护工作:1、博物馆的建设;2、应该拿什么材料解决什么问题;3、调整规划思路;4、在规划设计问题上找不到一个符合大遗址保护设计的单位,用一个合理的方式选择一个最好的专业机构来进行大遗址的保护规划;5、在安保措施上我们要做好一级安防;6、希望通过成都市土地规划方按程序文物保护区域落实规划用地范围,每个点位都能准确标示。
成都市博物院院长王毅指出:1、明蜀王陵大遗址项目迟迟未启动,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正因如此,近年来明蜀王陵的文物本体保护工作开展的很扎实。既然目前十陵景区总体规划出台并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文物保护工作亦应同步跟进,不然就会被动,我们要采取有效手段变被动为主动;2、项目的展示利用策略上,要与成都信息咨询中心密切合作,积极争取川师文化研究院、明代文化研究艺术中心出具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学术支持,以学术成果为支撑进行展示;3、要以全新的思维理念打造明蜀王陵大遗址,要广泛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多举办遗址保护研讨会,集思广益,共同思考;4、以僖王陵为核心,把多姿多彩的、美轮美奂的、面向当代、面向未来的明代生活、艺术、风情以一种浪漫的方式进行展示。
成都市博物院副院长蒋成指出:1、保护规划要按照程序逐步推进,基础资料应规范、详实、完善;2、结合明蜀王陵大遗址现有资料情况,必须尽快启动未发掘陵墓勘探工作,准确掌握各陵墓的朝向、面积等基础信息,为规划编制提供依据。该项工作责成龙泉驿区文物保护管理所配合成都市考古队实施,地下钻探工作亦应同步介入,邀请省外具有地勘资质的单位联合钻探,只有地勘与考古勘探技术的有机融合,规划编制基础数据才会更为精准,也容易通过国家文物局文物信息中心专家组的评审,经费在成都市考古勘探经费(龙泉收取上缴部分)中列支;3、针对明蜀王陵大遗址文物保护用地性质不明确、文物保护用地不足的问题,在文物部门呼吁的同时,责成专人衔接规划和国土部门协调解决。
在打造明蜀王陵大遗址的展示问题上各专家领导一致指出:整个项目要以一种高起点的标准进行规划展示,要突破狭隘单纯的保护观念,要以更广阔的眼界思考,把展示利用设计融入保护规划,避免更改方案,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经费不足部分可由区财政予以支持,对于已拨付未能如期完成的国拨大遗址专项经费,应保持谨慎态度,稳步实施。必要时由政府牵头,主要领导拍板,采取特殊手段保留经费,尽量延长经费使用期限,待条件成熟后,集中发力,高起点、高标准将项目做大做强。

明蜀王陵博物馆 2015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9412号 网站运营支持:万物智汇